· 设为首页· 加入收藏夹· 联系我们
首 页  |  关于翰桥  |  新闻中心  |  翰桥相册  |  服务流程  |  辅导科目  |  教学案例  |  学习园地  |  人才通道  |  在线报名  |  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翰桥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中考后“奖励”出国游 “富养”孩子弊多利少
作者:admin  发布时间:7/29/2009
 

四川新闻网消息  

  随着中考录取结束,沪上不少家长纷纷兑现此前的承诺,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奖励孩子,从两三千元的PSP游戏机到三四千元的手机,乃至2万多元的澳大利亚旅游、4万元的加拿大游学……家长出手越来越大方,教育界人士对此却越来越担忧。

  家长高先生透露,女儿在中考前就跟他约定:若考取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,就送出国游;考得上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,送国内游;考取一般高中,换一部3000元左右的新手机。小姑娘的理由很充分:“中考是人生第一大坎,班上不少同学都是这个行情。”最终女儿考进控江中学,高先生出2万元送她去澳大利亚旅行一周,同班的3名女生结伴同行。

  一些“富养”孩子的家长坦言,客观原因是社会和家庭生活水平整体提高,育儿条件“水涨船高”;主观原因则多出于补偿性心态。一方面,家长自己吃苦受累,现在有条件了,应该让下一代过得更好。另一方面,不少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关心不够,希望通过物质进行补偿。还有一些家长抱有“社会地位补偿”心理,所谓“三代培养一个贵族”,自己经济条件一般,但全力托举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教育,期待孩子最终成长为“上等人”。

  教育专家指出,增加对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投入,本合情合理,但过度超前“富养”,恐对其品质养成有害无利。首先容易引发攀比。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孩子,为了面子向家长提出“非分”要求,从而加重家长负担;有些富裕家庭的孩子甚至比房子大小、比车子品牌。其次,容易让孩子养成“躺”在父母身上过日子的习惯,不知奋斗之苦,难悟养育之恩。父母缴纳学费,应当;父母付钱出国游,应当;再过几年毕业找不到工作,继续“啃老”也理直气壮。此外,过度超前“富养”,还影响到孩子的理想追求,本应童真的心灵开始物欲横流。

  “我们呼唤钱以外的爱”,在今年少代会上,不少少先队员代表提出,对父母精神关爱的渴望,要远远胜过物质激励。

  事实上,即便在富裕的发达国家,不少超级富豪也从小帮孩子规划如何做家务赚零花钱、通过兼职积攒旅游费等,以培养孩子自主自立、吃苦耐劳、艰苦奋斗的品质,而不是一味地“富养”孩子。(记者 李爱铭)

[关闭本页]
 
更多>>最新课程
·【英 语】流利背诵《新概念英语》
·【英 语】英语国际音标班
·【英 语】 剑桥少儿英语班
·【素 质】少儿口才主持训练班
·【素 质】少儿语言表演艺术班
·【艺 考】2010年影视编导专业高
·【艺 考】2010年播音主持专业高
·【多语种】龙门西班牙语·精品系列
·【多语种】龙门俄语·精品系列
·【多语种】龙门法语·学习体系
更多>>个性化教学案例
·天下没有坏孩子——英语教学案例分析
·初二学生的英语个性化辅导案例
·初二数学成绩突破90分稳步上升
·面对特殊的依赖型学生
·对症下药——快乐学习初三化学
·假期半个月改变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
·家庭教育和补习相结合挽救一颗上进心
·艺术高考生赢在“天书”科目——数学
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高考数学 高考英语 高考物理 高考化学 高考生物 高考美术 高考地理 高考政治 高考语文 中考写作
首 页 | 关于翰桥 | 新闻中心 | 翰桥相册 | 服务流程 | 辅导科目 | 教学案例 | 学习园地 | 人才通道 | 在线报名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24 www.hanqiaoe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翰桥教育科技 版权所有
咨询中心:一对一中高考冲刺13033087885 慕老师 皖ICP备88888888号